首页无线电设备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叫什么

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叫什么

cysgjjcysgjj时间2024-06-25 03:07:09分类无线电设备浏览30
导读: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二战中如何反雷达干扰,如何反制投放锡条的干扰?2次世界大战无线电怎么传播?二战有什么手雷?二战中如何反雷达干扰,如何反制投放锡条的干扰?办法1,加大雷达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二战中如何反雷达干扰,如何反制投放锡条的干扰?
  2. 2次世界大战无线电怎么传播?
  3. 二战有什么手雷?

二战中如何反雷达干扰,如何反制投放锡条的干扰?

办法1,加大雷达功率,烧穿干扰带!办法2,将雷达搬上飞机,靠近干扰源,这样更容易烧穿干扰带。

烧穿,就是说你的雷达接收到的回波强度大于对方干扰信号的强度

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比如在对抗中,雷达探测敌方目标是一个光点,但是目标距离远光点较弱。这时敌方释放电子干扰,目标光点就会淹没在干扰的杂波中而无法辨别。当你与敌机距离越来越近时,收到的回波也越来越强,(敌方干扰带大小是一定的,只会越来越少,而你的雷达却是对目标持续或周期性照射),当目标的光点亮度大于杂波亮度时, 你就能重新捕获到目标,这就是" 烧穿" 。

2次世界大战无线电怎么传播

首先,无线电波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电磁能的。其次,用无线电波来传送信息,先要把所传送的声像信息变换为含有声像信息的电信号um,再把含有声像信息的电信号“寄载”在比该信号频率高得多的高频振荡信号上去,用发射天线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向周围的空间传播。最后,在接收端,人们接收这种高频振荡信号,再把其中所“携带”的声像信号取出来,还原为声像信息。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用的是频率变换技术。利用频率变换技术让含有信息的低频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信号的某一参数,使这些参数随含有信息的低频信号而变化,这一过程称为调制。这时,高频信号好像是“运载工具”,载着被传递的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向周围空间“射出”,所以人们称高频振荡信号为载波,它的频率即为载频,又叫射频。含有信息的低频信号称为调制信号,而把经过调制的载波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在接收端,人们再利用频率变换技术把已调信号中的调制信号取出来,得到原有的信息,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麻烦***纳,谢谢!

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先了解一下无线电的传播原理

尽管各类无线网所遵循的标准和规范有所不同,但就其传输方式来看则不外两种,即无线电波方式和红外线方式。其中红外线传输方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无线网技术,我们所使用的家电遥控器几乎都是***用红外线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红外线传输的最大优点是不受无线电波的干扰,而且红外线的使用也不会被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加以限制。然而,红外线传输方式的传输质量受距离的影响非常大,并且红外线对非透明物体的穿透性也非常差,这就直接导致了红外线传输技术与计算机无线网的“主角地位”无缘;相比之下,无线电波传输方式的应用则广泛得多。基于本文的定位,在此笔者仅简单介绍无线电波的调制方式。 然后两次世界大战主要电线和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进行的。


二战有什么手雷

谢邀!记得冯导拍的电影《集结号》里有这样一段经典台词儿。中原野战军139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因部下射杀俘虏,而被关禁闭。他与一同关禁闭的王金存说:“脑瓜皮儿上飞枪子儿,裤裆里跑手榴弹,就是神仙也得尿啊!”这话反映了手榴弹对步兵造成的威胁有多恐怖……

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叫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战时期,手榴弹分有柄和无柄两种。主要参战国中苏联德国的制式单兵装备使用有柄手榴弹。美国日本则使用无柄手榴弹。有柄和无柄都叫手雷。结构原理简单,保险销、延时引信、***、装药、弹体……

一般说来,装药相同情况下,印花弹体(弹体上有网纹)的手雷要比无印花弹体的手雷杀伤效果要好一些。形成的散射弹片分布更均匀。例如美军使用的MKI,MKII“菠萝”。日本的***,苏联的RGD33型等。

常看到影片中美国上至将军下至士兵。在胸前都爱挂几颗手雷,有个性的将军更是如此,比如李奇微的标配——“菠萝”。这一方面是因为方便使用。另一方面感觉被俘虏想***时就很好用如果是木柄旋盖的恐怕就没有时间立即引爆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很多,生产的手雷也五花八门,选几个代表性的说说吧。

一,日本鬼子的“九七式”手榴弹。

这玩意是日本鬼子标配,抗日神剧必备。属于破片手雷,1937年定型,看来就是为侵略中国准备的。总重455公克,直径5cm,装65公克******,5秒引信。最大特色是***用敲击信管,鬼子们需要在钢盔上磕一下再掷。

二,美国佬的马克2型手榴弹。

这东西我们最多看见的是国军解放[_a***_]标配,美国人二战时生产的手雷型号不少,这一款最成功和普及。铁铸破片手雷,重量590克,填装TNT***,这就比鬼子厉害了,4.8秒引信。

三 ,英国人的“米尔斯”手榴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联邦成员国标配,比较称手的家伙,安全性特别好,铁铸破片手雷,长89mm,直径57mm,重量774克。我国战场基本没有,缅甸战场英军有使用。

那就先说日本吧!他们的代表作为***手雷,其内装的***为TNT***,质量较轻威力还不容小觑,在侵华日军中大量配备,又被我们民众称为南瓜手雷,现在的***剧中就会经常出现,一般我们看到拿手雷在头上的钢盔上磕一下在扔的就是它了。

美国装备最多的就是MARK2手雷,内置590gTNT***,绝对杀伤范围为半径为5米的圆,弹片最远可到50米处,可因为质量的一般人也就可以投30到40米,这也导致,投弹后投弹手必须马上爬在地上,毕竟要是被自己扔出去的手雷炸死就搞笑了。

要说手雷设计最好的当属德国的M24了,因为它只有100克的TNT,总重量也才610克,但因其设计合理所以也威力巨大最远可投掷到50米处。

有最好的自然也有最蹩脚的,那就是英国的“皮尔斯”手榴弹,其重量也只有700克,可体积却大的像个“二百斤”胖子,不易携带而且投掷距离也不远,蹩脚的地方就在于杀伤范围还大,所以士兵在使用时炸到自己去看也时有发生。

要问二战时期的手榴弹,可别忘了咱们的“边区造”!《亮剑》相信大家一定看过吧,片中的李云龙在被服厂当厂长时,官复原位,顺手还捞走了200箱“边区造”手榴弹,还不忘吐槽一番:边区造太差,一炸就成两半,根本比不上日本的“香瓜”手雷。这种“边区造”手榴弹真的是只能炸成两半吗?我们来看看历史中它的表现,再来定论吧。

“边区造”生产场景

八年抗战中,小型木柄手榴弹被大量运用,逐渐成为了中国军队的招牌装备之一,抗日军民习惯把其称为“边区造”木柄手榴弹。

但是,这一时期八路军自行生产的手榴弹质量很差,威力也极为有限。而且当时用的是自制***,主要是黑火药。虽有部分使用氯酸钾的***,不过,据当时老兵回忆,使用氯酸钾的***,由于配比不佳,威力和黑火药相差不大。1939年底,八路军总部一方面表扬柳沟铁厂等单位已经能批量生产手榴弹,但也提出手榴弹瞎火事故频发,爆炸威力弱的问题。甚至有部队抱怨,我们的土造手榴弹扔出去可能只能炸成两半。

民兵腰间、手里拿着“边区造”

这时候,很多战士私下里更愿意使用缴获的日军“香瓜”手雷,也就是日军***手雷。为此,八路军曾多次派出技术人员到基层调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一边摸索,一边根据战士的反馈,技术人员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对木柄手榴弹的设计进行优化。他们将药捻导火索改为真正的纸质引火管,边装火药,边压紧,这样就保证引火管中不会有空隙,从而基本杜绝了故障。随后,技术人员又对摩擦***和引火管的连接部等几处细节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发火和延时的可靠性。

1943年之后,“边区造”手榴弹质量已达到相当水平,而且产能足够满足使用。当时的八路军、民兵出门时一定会在腰里塞上几枚“边区造”,而部队经过大练兵后,平均投弹距离提升到40米左右,猛烈而准确的手榴弹经常让日军误以为遭遇了“炮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战中的无线电接收设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bdw.com/post/20782.html

手榴弹手雷信号
八路军无线电通信设备,八路军无线电通讯 无线电通信产生误解怎么办,无线电通信便中断了这被称为什么故障